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广场舞 > 正文内容

广场盅盘舞,手持盅盘起舞的广场舞蹈究竟有何独特文化魅力?

广场盅盘舞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多地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因表演者手持盅(小酒盅)、盘(瓷盘)两种道具,且多在广场、庭院等开阔场地表演而得名,它起源于古代民间祭祀与劳动生活,最初是人们在丰收后或节庆时,以敲击盅盘为乐的自娱活动,后逐渐融入舞蹈元素,发展成为兼具仪式感与观赏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广场盅盘舞不仅是社区健身、文化娱乐的重要载体,更是地域文化传承的活态符号,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尤为盛行,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生活气息。

广场盅盘舞

广场盅盘舞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早期,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相互融合,形成了“以歌舞庆丰收、以盅盘寄情思”的习俗,蒙古族牧民在“那达慕”大会上会以敲击马盅(铜制酒盅)助兴,动作豪放洒脱;汉族农民则在“庙会”“社火”中以瓷盘、瓷盅为道具,编排舞蹈祈求风调雨顺,两种文化元素逐渐交融,形成了盅盘舞的雏形,20世纪中期,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盅盘舞从单纯的“敲击娱乐”发展为有固定动作、队形的舞蹈,并融入了秧歌、腰鼓等汉族民间舞蹈的步法,变得更加活泼生动,进入21世纪后,广场盅盘舞进一步规范化、普及化,成为广场舞的重要分支,甚至在部分地区的非遗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

广场盅盘舞的核心魅力在于其道具与动作的巧妙结合,以及浓郁的生活化气息,表演者通常身着民族特色服饰,如蒙古族的蒙古袍、汉族的斜襟袄,手持白瓷盅(每手两只)和彩绘瓷盘(直径约20厘米),通过敲击、旋转、托举等动作,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配合音乐与舞步,形成独特的视听效果,其动作可分为基础步法与道具技法两类:基础步法借鉴了秧歌的“十字步”、蒙古舞的“硬肩”和“抖肩”,步伐稳健有力,节奏感强;道具技法则包括“盅对盅”“盘击盘”“盅盘交错”等,通过手腕的灵活转动控制道具,敲击出“嗒嗒嗒”的密集节奏,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细雨绵绵,极具表现力,队形编排上,广场盅盘舞以“圆”“方”“龙”为主,开场时演员围成大圆圈,随着节奏加快逐渐变为“双龙出水”“卷菜心”等复杂队形,既保留了传统民间舞蹈的集体性,又通过变化增强了观赏性。

音乐是广场盅盘舞的灵魂,传统伴奏以民族乐器为主,如马头琴、竹笛、锣鼓等,曲调多取材于民歌小调,如《茉莉花》《蒙古人》等,节奏明快热烈,能迅速调动观众情绪,现代广场盅盘舞则常在传统音乐基础上融入电子元素,通过编曲增强节奏感,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盅盘舞的“节奏”不仅来自音乐,更来自道具敲击声——演员通过控制敲击力度与速度,形成“人声合一”的韵律,这种“自带BGM”的特点,使其在广场舞中独具辨识度。

广场盅盘舞

从文化内涵看,广场盅盘舞承载着北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古代,它祭祀天地、祈求丰收,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近代,它成为节庆团聚的纽带,邻里乡亲通过共舞增进情感;当代,它则化身“全民健身”的重要形式,中老年人在舞步中强身健体,年轻人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在内蒙古赤峰,每年“草原文化节”上,百人广场盅盘舞表演堪称压轴节目,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手持银光闪闪的盅盘,在马头琴的悠扬旋律中舞动,场面震撼,既展现了草原人民的豪迈,也传递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广场盅盘舞的普及离不开其“低门槛、高包容性”的特点,与专业舞蹈相比,它无需深厚的舞蹈功底,动作简单易学,道具常见易得,因此深受各年龄段人群喜爱,社区广场、公园空地、乡村文化广场都是它的舞台,无论是清晨的晨练队伍,还是傍晚的娱乐团体,都能看到盅盘舞的身影,为了更好地推广,许多地区还组织了培训班、比赛活动,甚至将其改编成适合校园的“少年版”,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爱上这一传统艺术。

以下是广场盅盘舞核心要素一览表,帮助更直观地了解其特点:

广场盅盘舞

要素类别 示例说明
道具 盅(瓷制/铜制,每手2只)、盘(彩绘瓷盘,直径20cm左右) 传统蒙古舞多用铜盅,汉族地区多用白瓷盅,盘面常绘有牡丹、龙凤等吉祥图案
基础步法 十字步、进退步、跳步、硬肩、抖肩 结合秧歌的“十字步”与蒙古舞的“硬肩”,形成“一步一击盅,一抖一转盘”的独特韵律
道具技法 点盅(指尖轻击)、绕盅(手腕绕圈转盅)、托盘(掌心托盘旋转)、击盘(盘沿互击) 高难度动作“盘上盅”:将盅置于盘面,通过旋转盘子带动盅转动,需手腕高度灵活
音乐特征 传统:马头琴、竹笛、锣鼓;现代:融入电子鼓、合成器 节奏以2/4拍、4/4拍为主,速度由慢到快,高潮部分可达120拍/分钟,气氛热烈
队形变化 开场圆形→主体十字形→龙摆尾→收尾螺旋形 百人表演时,“龙摆尾”队形需演员依次穿插,对节奏与默契度要求极高

相关问答FAQs

Q1:广场盅盘舞和普通广场舞有什么区别?
A:广场盅盘舞与普通广场舞的核心区别在于“道具的运用”和“文化属性”,普通广场舞多以肢体动作为主,道具较少(如扇子、绸带),而广场盅盘舞以“盅”和“盘”为核心道具,通过敲击、旋转等动作形成独特的节奏,舞蹈动作需紧密配合道具技法,难度更高,文化属性上,广场盅盘舞承载着更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如蒙古族的豪放、汉族的喜庆,动作中常融入民族传统元素,而普通广场舞更侧重健身与娱乐,文化内涵相对较弱。

Q2:初学者学习广场盅盘舞需要注意什么?
A:初学者学习广场盅盘舞需注意三点:一是道具选择,建议先使用轻便的塑料或木质练习盅、盘,避免陶瓷材质易碎伤手;二是基础训练,先从“点盅”“托盘”等简单动作开始,重点练习手腕灵活性与节奏感,可先跟随慢节奏音乐练习,再逐步加快速度;三是团队配合,广场盅盘舞强调集体性,初学者需多参与集体练习,注意观察领舞者的动作与队形变化,培养默契,建议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避免因动作不规范导致肌肉拉伤。

标签: 集体民俗

相关文章

广场交谊舞并四是什么?为何中老年群体如此钟爱?

广场交谊舞并四是什么?为何中老年群体如此钟爱?

广场交谊舞作为中老年群体最喜爱的健身社交活动之一,以其简单易学、节奏明快、互动性强的特点,遍布城市广场、公园空地,在众多交谊舞步法中,“并四”是最基础、最普及的核心步法之一,它不仅是初学者的入门钥匙,...

王广场舞视频大全

王广场舞视频大全

王广场舞视频大全作为中老年群体喜爱的健身娱乐资源集合,近年来随着广场舞文化的普及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类视频不仅涵盖了丰富的舞蹈类型,还通过系统化的编排和教学,帮助不同基础的舞者轻松入门、提升技能,成为...

广场舞花开草原,是文化融合的新生态吗?

广场舞花开草原,是文化融合的新生态吗?

在广袤的草原上,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地平线,露珠在草叶上闪烁如钻,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一群身着色彩艳丽服饰的人们便汇聚在开阔的草地上,没有城市的钢筋水泥,没有喧嚣的车流人海,只有蓝天、白云、绿草为幕,...

广场舞恰恰双人舞

广场舞恰恰双人舞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的主要健身活动之一,近年来随着舞蹈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逐渐融入了拉丁舞、街舞等元素,广场舞恰恰双人舞”因兼具互动性、趣味性和健身效果,成为越来越多舞者的新选择,这种形式将传统广场舞的...

热辣辣广场舞视频凭啥让人一看就忍不住跟着跳?

热辣辣广场舞视频凭啥让人一看就忍不住跟着跳?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最喜爱的健身活动之一,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逐渐衍生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潮流感的“热辣辣广场舞视频”,这类视频以动感强烈的音乐、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鲜艳亮眼的服装搭配为核心,迅...

双人舞广场恰恰为何能成为广场新宠?

双人舞广场恰恰为何能成为广场新宠?

双人舞广场恰恰是近年来在广场舞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新兴健身社交活动,它将拉丁舞中恰恰舞的活泼节奏与双人配合的互动性融入广场舞的普及性场景,既保留了广场舞易学、参与门槛低的特点,又通过双人互动增加了趣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