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飞机,拉萨的阳光就裹着青稞的香气扑面而来,布达拉宫的金顶在湛蓝天空下闪着光,连风里都飘着经幡的祝福,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没急着去酒店,反而拐去了附近的宗角禄康公园——这是我每次回拉萨的“必修课”,不为别的,就为看看傍晚时分的广场舞,果然,还没走到公园门口,就听见藏语歌和流行音乐混搭的鼓点,踩着节奏的笑声像高原的阳光一样,亮得晃眼。
公园中央的广场上,几十位阿妈正围成大圈跳着舞,她们的藏袍袖子翻飞,银饰随着脚步叮当作响,发辫上的红丝带像一团团小火苗,领舞的卓玛阿妈手里拿着转经筒形状的指挥棒,时而喊两句藏语口号,大家就跟着变换队形,时而笑着和旁边的人打招呼,动作却一点没乱,旁边还有几个穿汉服的年轻人,跟着学得有模有样,一个戴眼镜的姑娘总踩错点,旁边的藏族阿妈就拉起她的手,带着她一起转圈,两人笑得前仰后合,广场边缘,几位阿爸坐在石凳上,手里端着酥油茶,眯着眼看,偶尔跟着节奏拍拍大腿,茶碗里的茶汤漾开一圈圈涟漪,像他们眼里的惬意。
拉萨的广场舞,和我在北京、上海见过的太不一样,那里的广场舞多是红绸扇、小苹果,节奏明快却规整;而这里的舞步,藏着锅庄的豪迈,也有弦子的柔美,甚至能看出踢踏舞的利落,音乐更是“混血”得可爱——前一句还是《青藏高原》的高亢,后一句就切进了《最炫民族风》的副歌,中间还穿插几句藏语的即兴吟唱,阿妈们跟着唱,调子跑得比舞步还欢,却偏偏有种奇妙的和谐,有次我问卓玛阿妈为什么选这些歌,她擦着汗笑道:“汉家的歌热闹,藏家的歌亲,合在一起才像拉萨的太阳,不偏心,谁都能晒到。”
人群也特别,早上在布达拉宫广场,能看到转经的老人和跳锅庄的年轻人一起,转经筒的转动和锅庄舞的旋转交织成图;下午的罗布林卡门口,退休干部、援藏干部、本地商户,甚至背着相机的外国游客,都会加入进来,有次遇到一位从内地来拉萨旅行的阿姨,她说:“本来只是路过,看到大家跳得开心,就忍不住跟着动,没想到一跳就停不下来,这里的舞有‘氧气’,跳着不累。”确实,拉萨的广场舞从没有“旁观者”,只要你站在边上,就会有人笑着来拉你手,哪怕你手脚不协调,也会被圈子里温暖的气息裹住,像喝了一碗加了糖的酥油茶,从暖到甜。
我试着加入进去,刚学了两步,就发现这里的舞步看似随意,实则藏着生活的智慧,比如转圈时幅度不用太大,却要稳,像高原上的牦牛,步子沉而不乱;比如手臂的摆动,要模仿雄鹰展翅,又带着青稞抽穗的柔韧,卓玛阿妈说:“跳舞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把心里的开心跳出来,把身上的累跳走,你看这雪山、这蓝天,咱们跳舞的时候,心就和它们一样敞亮。”我跟着跳了半圈,果然觉得高原反应带来的轻微头疼,好像被这鼓点和笑声冲淡了,只剩下胸腔里跳动着的、和这座城市一样的生命力。
后来每次回拉萨,我都会去不同的广场“打卡”:八廓街的小广场上,商贩们跳完舞就去摆摊,舞步里还带着讨价还价的爽朗;柳梧新区的广场上,年轻人把广场舞和街舞结合,音乐炸得连远处的火车都跟着轰鸣;就连我住的小区楼下,晚上七点准时响起音乐,阿妈们带着小孙子一起跳,孩子扭着不成样的动作,阿妈们却笑得比孩子还开心,这些广场舞,早已不是简单的锻炼,它像一条无形的线,把藏族、汉族、还有许多民族的人串在一起,把传统和现代串在一起,把日常和仪式串在一起——没有“外来者”和“本地人”,只有跟着节奏一起跳的“拉萨人”。
有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会想起小时候在拉萨跟着阿妈去广场玩的场景,那时候没有这么热闹的音乐,阿妈们只是围着圈唱古老的歌谣,跳简单的舞步,但那种温暖的、被接纳的感觉,和今天一模一样,原来,拉萨的广场舞变了,又好像没变变的只是音乐和动作,没变的是这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联结,是阳光下、经幡下,永远敞开怀抱的包容。
就像布达拉宫无论怎么看都庄严,但宫墙下的广场,永远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留着一片可以旋转、可以欢笑的空间,回拉萨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片广场舞的鼓点里——不用刻意寻找,只要跟着节奏迈出第一步,就能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和这座城市的脉搏,一起跳动。
对比项 | 普通城市广场舞 | 拉萨广场舞 |
---|---|---|
音乐元素 | 流行音乐为主,节奏规整 | 藏语歌曲+流行音乐融合,即兴吟唱多 |
舞蹈动作 | 动作统一,强调规范性 | 融合锅庄、弦子、踢踏舞步,自然随意 |
参与人群 | 以本地中老年人为主 | 多民族(藏、汉、回等)+游客+年轻人 |
文化内涵 | 强身健体为主 | 文化交融、情感联结、生活仪式感 |
时间地点 | 城市公园、小区广场,固定时段 | 布达拉宫广场、宗角禄康、八廓街等,早晚为主,场景更开放 |
FAQs
Q1:拉萨广场舞的音乐为什么常混搭藏语歌和流行歌?
A1:这种混搭既体现了拉萨的文化包容性,也贴合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藏语歌曲承载着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而流行歌曲能吸引年轻人和游客参与,两者融合让广场舞既有“藏味”又不失活力,像“糌粑配甜茶”,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和谐的滋味,也让不同民族的人能在音乐中找到共鸣。
Q2:不会跳藏族舞蹈的人,能参与拉萨的广场舞吗?
A2:完全可以!拉萨广场舞的一大特点是“门槛低、包容高”,动作简单易学,领舞的阿妈会耐心带步,旁边的人也会主动伸手帮忙,哪怕手脚不协调,只要愿意加入,就会被圈子的热情感染,重要的是“一起跳”的氛围,而非动作的标准,就像卓玛阿妈说的:“开心比跳得好更重要,心到了,舞就对了。”
傍晚的社区广场上,夕阳的余晖洒在攒动的人影上,音响里传来熟悉的旋律:“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一群穿着鲜艳服装的中老年人跟着节奏摇摆、扭腰,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这首由筷子兄弟演唱的...
清晨六点半,城东公园的青草还沾着露水,阳光刚漫过香樟树的枝叶,斑驳地洒在鹅卵石小径上,一阵轻快的音乐声从草坪那边传来,穿着彩色练功服的阿姨们已经站好了队形,领舞的张阿姨举着小喇叭,喊着“一二三四”,手...
清晨的梦的荷塘,薄雾像轻纱笼罩着水面,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粉嫩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漾起一圈圈涟漪,当夕阳的金辉洒满荷塘,这里又换了一番模样——悠扬的音乐声从岸边传来,一群身...
清晨的公园里,夕阳下的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成千上万的群众踏着整齐的舞步,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不仅是广场舞的日常场景,更是亿万人民用热情与活力共圆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作为覆盖城乡、深入基层的群...
清晨的城市广场,音乐准时响起,阿姨们身着鲜艳的舞衣,踩着整齐的步伐,旋转、跳跃,笑容在晨光里格外灿烂,广场舞于她们而言,早已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融入生活的仪式感——是邻里间的寒暄,是压力的出口,更是岁...
广场舞作为中国城乡社区中最具活力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健身范畴,成为连接邻里、传承文化、展现生活态度的重要载体,在众多广场舞形式中,“真次拉姆”以其鲜明的藏族文化基因和温暖的社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