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广场舞 > 正文内容

我的九寨广场舞九

tjadmin2周前 (09-02)关于广场舞33

清晨六点半,九寨沟县漳扎镇的广场上,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藏式经幡在晨风中轻轻摆动,七十岁的李阿妈已经踩着点到了,她褪下深色外套,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红色舞服,衣角绣着象征吉祥的八宝纹样,音乐响起的瞬间,她的眼睛亮了——这是她跳了十年的《九寨恋歌》,前奏里那声悠扬的藏族长调,像极了当年在牧场放牧时听过的山歌,广场舞在九寨,从不是简单的“老年运动”,它是山水间的生命律动,是三代人的共同记忆,更是藏羌文化与时代浪潮交织出的独特风景。

我的九寨广场舞九

山水间的舞步:自然与人文的共鸣

九寨沟的广场舞,总带着点“仙气”,这里的海拔超过2000米,四周是叠嶂的山峦,脚下是清澈的溪流,连空气里都飘着松针的清香,跳广场舞的队伍从不选在封闭的健身房,而是在湖边的广场、村口的晒坝,甚至景区入口的观景台,夏天时,背景是叠瀑飞泻的树正群海;秋天时,脚下是金黄的落叶,远处是彩林层林尽染;冬天时,雪落在舞者的肩头,音乐声里混着踩雪的咯吱声。
“我们跳舞,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和这片山水一起‘活’起来。”李阿妈说,她的舞步里藏着牧民的影子——转圈时像绕着篝火敬酒,挥手时像挥动牧鞭驱赶牛羊,连踏步的节奏都跟着山涧的流水声,这种“天地为舞台”的自在,让九寨的广场舞有了别处没有的灵气。

九寨的“舞林”九派:多元风格的融合

九寨沟是藏、羌、回、汉多民族聚居地,广场舞自然也成了“文化熔炉”,这里的舞队没有统一的“标准动作”,反而形成了九种独特的风格,当地人笑称“九寨广场舞九派”:

  • 锅庄派:最传统的一派,动作舒展,围成圆圈跳,领舞者敲着羊皮鼓,节奏由慢到快,跳到高潮时大家一起喊“哟嗬嗬”;
  • 羌笛派:融入羌族萨朗舞的旋转和甩袖,音乐用羌笛伴奏,舞步轻盈如山间的小鹿;
  • 新藏派:将藏族热巴舞的鼓点与现代流行舞结合,年轻舞者爱跳,动作里有街头的酷炫,又不失民族的厚重;
  • 柔力球派:中老年女性最爱,手持彩色的柔力球,动作如“画龙”,球在手中翻飞,像九寨的海子里跃起的鱼;
  • 广场拉丁派:这几年兴起的,把伦巴的扭胯和藏舞的“颤膝”结合,音乐放的是改编过的《套马杆》,别有一番风味;
  • 太极扇派:节奏缓慢,扇子开合间如白鹤展翅,适合清晨在湖边跳,远处的水鸟有时会跟着盘旋;
  • 儿童派:由幼儿园老师编排,动作简单可爱,音乐是儿歌改编的《九寨娃娃爱家乡》,孩子们举着画熊猫的道具,跳得满头大汗;
  • 健身操派:跟着刘畊宏的跳过,也跟着帕梅拉练过,但动作被改得更“接地气”,比如深蹲时会喊“扎西德勒”;
  • 直播派:最时髦的一派,舞者举着手机跳,背景是九寨的山水,直播间里常有外地游客留言“求教学”。

三代人的广场记忆:从晨光到暮色

广场舞在九寨,是“全家总动员”的活动,天不亮,退休职工王叔就带着音响来占场子,他是“音响管家”,每天雷打不动地调试设备,说“音乐不对,舞步就错了”;上午九点,宝妈们推着婴儿车来跳“儿童派”,孩子们在旁边玩积木,饿了就啃一口青稞饼;下午四点,大学生们放学后加入“新藏派”,跳得累了就坐在台阶上喝酥油茶;晚上七点,李阿妈们的“锅庄派”准时开场,月光下,舞步和影子一起在广场上延伸。
“我女儿在外地读大学,视频时总说‘妈,你们跳的舞比广场舞大赛还好看’。”李阿妈笑着说,去年女儿回来,还跟着学了三天羌笛派,“她说,这才是九寨的‘根’。”

我的九寨广场舞九

舞出九寨新活力:文旅融合的纽带

如今的广场舞,成了九寨沟文旅的“新名片”,景区门口的广场上,每天都有舞队表演,游客会停下来拍照、录像,甚至跟着学两步,有些舞队还把动作编成“简易版”,教游客跳,“三步一转,两步一挥手,就像走在九寨的海子边,特别放松。”领舞的卓玛说。
更热闹的是“九寨广场舞大赛”,每年秋天举办,各村寨、各社区的舞队都会来参加,去年冠军是“新藏派”,他们把《吉祥谣》和街舞结合,舞台背景是九寨沟的四季风光,评委说“跳出了九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赛结束后,舞者们还会去景区给游客免费表演,成了“流动的风景线”。

舞动健康“九”法则:科学锻炼的智慧

跳了十年广场舞,九寨的舞者们归纳出了“健康九法则”,贴在广场的公告栏上:

  1. 热身“九拍”:跳前先拍打膝盖、肩膀九下,活动筋骨;
  2. 呼吸“九字诀”:用“吸—停—呼”的节奏,配合舞步,不憋气;
  3. 时长“九十分”:每天跳90分钟,分三段,每段30分钟,不贪多;
  4. 饮水“九分饱”:喝温水,每次小口喝,不喝撑;
  5. 服装“九层暖”:穿保暖又透气的衣服,夏天戴遮阳帽,冬天戴护膝;
  6. 场地“九选一”:选平整、避风、有阳光的地方,不选风口或湿滑处;
  7. 音乐“九十拍”:选节奏90拍/分钟的音乐,不快不慢,保护心脏;
  8. 同伴“九成熟”:和熟悉的舞友一起,互相照应,不“硬撑”;
  9. 心态“九成乐”:以开心为主,比输赢,不较劲。
    “这些法则是我们用‘踩坑’换来的。”李阿妈说,以前有个舞友为了跳得好看,穿高跟鞋崴了脚,后来大家才注意“场地”和“鞋子”的重要性。

九寨广场舞九大经典舞曲及文化内涵

舞曲名称 风格来源 传唱地区 文化解读
《扎西德勒》 藏族锅庄 漳扎镇、九寨沟县 “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舞步模仿牧民劳作,传递对丰收的期盼。
《九寨恋歌》 羌族山歌+流行 九寨沟镇 融合羌族“羊皮鼓舞”的节奏,歌词唱九寨的海子、彩林,是游客最爱学的“入门曲”。
《高原红》 藏族热巴舞 保华乡 动作刚劲有力,如高原上的雄鹰,鼓点由慢到快,象征生命的力量。
《青稞香》 回族花儿 永和乡 节奏轻快,舞步中加入回族“踏脚”动作,展现丰收后的喜悦。
《熊猫宝宝》 儿歌改编 县城幼儿园 动作可爱,举着熊猫道具,教孩子认识九寨的珍稀动物,传承环保理念。
《九寨姑娘》 汉族秧歌+藏舞 双河镇 穿着藏袍跳秧歌,色彩碰撞间,体现民族融合。
《神仙池》 新世纪音乐 神仙池景区 音乐空灵,舞步缓慢如云,模仿神仙池的波光,适合清晨跳。
《欢乐颂》 经典改编 所有社区 节奏明快,动作简单,是广场舞的“通用语”,男女老少都能跳。
《九寨欢迎你》 原创主题曲 县城广场 歌词融入藏语问候,舞步结合现代舞,是九寨对外展示的“窗口舞曲”。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九寨广场舞适合游客参与吗?有没有针对新手的简易教学?
答:非常推荐!九寨广场舞氛围轻松,没有门槛,游客可以随时加入,很多景区门口和村口的广场都有“新手教学时段”,比如早上8点到9点,舞友们会教最基础的“锅庄三步”(左脚点地、右脚旁迈、左脚并拢),还会提供简易道具(如彩色丝巾),如果想提前学,可以在网上搜“九寨广场舞入门教程”,有视频教学,跟着练10分钟就能跟上队伍,记住穿舒适的运动鞋,夏天戴帽子,冬天注意保暖,就能开心融入啦!

我的九寨广场舞九

问题2:九寨广场舞的舞步和音乐有哪些独特的民族元素?如何体现文化传承?
答:九寨广场舞的民族元素藏在“细节里”:动作上,锅庄派的“绕圈”“敬酒礼”、羌笛派的“颤膝”“甩袖”、热巴舞的“鼓点踏步”,都来自牧民和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音乐上,常用藏语羌语演唱,或用羊皮鼓、羌笛、扎木聂等传统乐器伴奏,扎西德勒》的前奏是羊皮鼓的“咚咚”声,《九寨恋歌》里穿插着羌族山歌的高音,这些元素通过广场舞代代相传——老一辈教年轻人动作,年轻人把民族元素编进现代舞,既保留了文化“根脉”,又让它更贴近生活,成了活着的“非遗”。

相关文章

糖豆茉莉广场舞

糖豆茉莉广场舞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喜爱的健身活动,近年来在内容创新和传播形式上不断升级,糖豆茉莉广场舞”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易学的特点,成为广场舞领域的热门IP,糖豆广场舞作为国内领先的广场舞内容平台,始终致力于为用...

dj情歌广场舞

dj情歌广场舞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主要的健身娱乐方式,近年来在音乐风格和动作形式上不断迭代,DJ情歌广场舞”凭借强劲节奏与流行情歌的融合,迅速从社区小广场蔓延至短视频平台,成为跨越年龄层的全民潮流,这种新形式的广场...

广场舞为何既成健身宠儿又陷扰民漩涡?争议何解?

广场舞为何既成健身宠儿又陷扰民漩涡?争议何解?

广场舞作为中国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代表,早已从清晨公园的集体舞步发展为覆盖全年龄层的社交健身方式,而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v广场舞”应运而生——它并非简单的“视频广场舞”,而是以视频技术为核心载体,...

广场舞大全里的简单易学舞步有哪些?新手学起来容易吗?

广场舞大全里的简单易学舞步有哪些?新手学起来容易吗?

广场舞作为一项集健身、社交与娱乐于一体的群众性运动,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尤其受到中老年群体的喜爱。“简单易学”是吸引初学者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刚接触广场舞的新手,还是希望轻松锻炼身体的爱好者,都...

广场舞的舞步里,藏着多少普通人向往的翅膀与飞翔梦想?

广场舞的舞步里,藏着多少普通人向往的翅膀与飞翔梦想?

清晨六点的社区广场,音乐声像晨雾一样漫开,七十岁的陈阿姨正随着节奏抬手、转身,银白的发丝在风里轻轻飘动,她脚上的舞步不算标准,却透着一股利落,像只刚学会飞翔的鸟,正试探着展开尘封已久的翅膀,在城市的公...

2016年最新广场舞有何新魅力与特点?

2016年最新广场舞有何新魅力与特点?

2016年,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最主要的健身娱乐方式,已从单纯的“跟音乐跳”发展为融合文化、社交、竞技的综合性活动,这一年,广场舞在曲目选择、动作编排、组织形式上都呈现出“规范化、多元化、年轻化”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