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阿尔山这座镶嵌在草原与森林间的边陲小城,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市中心的文化广场上已响起熟悉的旋律——那是《最炫民族风》的前奏,也是阿尔山“姑”们一天生活的序曲,这里的“姑”,并非特指某个人,而是当地人对中老年女性的亲切称呼,她们或许是退休教师,或许是林场工人,或许是牧民,却在广场舞的律动中,汇聚成小城最鲜活的风景线。
广场舞在阿尔山的流行,从来不是偶然,这座因温泉而兴的小城,常住人口不足5万,其中60岁以上占比超20%,老龄化社会的特征在这里尤为明显,子女多在外地工作,老人们的日常陪伴成了难题,而广场舞,恰好填补了这份空白,每天清晨5点半,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兴安岭的薄雾,文化广场的灯光便准时亮起,三三两两的“姑”们裹着厚实的棉衣,踩着积雪或踏着露水,带着小板凳、保温杯,像赴一场老友的约会,她们不追求华丽的舞步,更在意的是“凑个热闹”,是“一起跳着就不觉得冷了”的温暖。
阿尔山“姑”们的广场舞,带着浓浓的地域印记,这里的广场舞音乐,既有《小苹果》《爱情买卖》这类全国流行的“神曲”,也有《鸿雁》《套马杆》等融入蒙古族长调与马头琴元素的草原金曲,67岁的蒙古族老人其其格是广场舞的“领舞”,她总能把蒙古舞的抖肩、揉腕、绕腕动作,巧妙地融入广场舞的步法里。“咱们在草原长大,骨子里就有跟着节奏晃的劲儿。”其其格笑着说,她的队伍里,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姑”们都有,虽然语言不同,但音乐一响,脚步便自然地统一起来,冬季的阿尔山气温常低至零下30℃,她们就在广场上铺着防滑垫,穿着厚重的棉靴跳,“跳着跳着就暖和了,比在屋里烤火还舒服”,到了夏季,广场旁的樟子松林里,她们会选一处开阔地,伴着林间的鸟鸣起舞,偶尔有游客路过,也会被这热烈的气氛吸引,跟着学上几步。
这些“姑”们,早已把广场舞过成了“生活必需品”,68岁的王桂兰阿姨,五年前老伴去世后,一度把自己关在家里,是邻居拉着她加入广场舞队伍。“一开始跟不上,总怕别人笑话,但大家都不嫌弃,手把手教我。”王桂兰不仅能完整跳完10支舞,还成了队伍里的“气氛担当”,负责组织大家排练新动作。“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慢,现在天天盼着跳舞,时间都不够用。”她说,广场舞不仅让她走出了孤独,还让她结识了一群“老闺蜜”,谁家里有事,大家都会搭把手;谁生病了,轮流去探望,比亲人还亲。
阿尔山广场舞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总能随“季”应变,春天,她们在广场跳《桃花朵朵开》,裙摆飞扬,像一朵朵绽放的桃花;夏天,傍晚的林间小路成了天然舞池,伴着《草原之夜》的舒缓旋律,跳得格外惬意;秋天,捡来松针铺在舞池边,跳《火火的姑娘》,连落叶都跟着节奏旋转;冬天,虽然寒风凛冽,但“姑”们会穿上印有“阿尔山广场舞队”的红色棉服,在雪地里跳《开门红》,鲜艳的色彩与皑皑白雪形成鲜明对比,成了小城冬日里最动人的“年画”。
为了让广场舞更有“仪式感”,“姑”们还自发组织了“年度汇报演出”,每年国庆节前后,她们会租来小城的礼堂,穿上演出服,化上精致的妆容,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草原欢歌》融合了安代舞的元素,《温泉情》则用肢体语言展现了阿尔山温泉的治愈之美,72岁的李淑芬阿姨是“编舞导演”,她总说:“咱们跳的不是舞,是日子,是对生活的热爱。”去年,她们的表演视频被传到网上,收获了不少点赞,有网友评论:“看到阿姨们脸上的笑容,突然觉得生活真好。”
阿尔山广场舞的“走红”,也离不开社区的支持,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不仅翻新了广场地面,安装了灯光和音响设备,还定期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来指导。“以前音乐靠小音箱,声音小,还总没电,现在有了专业设备,跳起来带劲!”广场舞队队长张阿姨说,社区还帮她们申请了活动经费,买了统一的服装,“感觉自己的爱好被重视,跳舞都更有劲了”。
阿尔山广场舞“姑”们的日常活动安排表 |
---|
时间段 |
5:30-6:30 |
19:00-20:30 |
周末上午 |
节假日 |
常见舞种及文化元素融入表 |
---|
舞种名称 |
草原风广场舞 |
东北秧歌改编舞 |
温泉主题舞 |
参与人群年龄及职业分布表 |
---|
年龄段 |
60-65岁 |
66-70岁 |
71岁以上 |
阿尔山的“姑”们,用广场舞跳出了属于自己的“夕阳红”,她们或许没有专业的舞姿,却有着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她们的舞步或许不够整齐,却踩着时代的节奏,踩出了小城的活力与温度,广场舞不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社交纽带,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如其其格阿姨常说的:“人老了,心不能老,跟着音乐跳一跳,就觉得浑身都是劲儿,日子有奔头!”
Q1:阿尔山的冬天那么冷,“姑”们坚持跳广场舞有什么秘诀吗?
A1:阿尔山冬季气温极低,“姑”们归纳了不少“抗寒秘诀”:一是“装备齐全”,穿着厚实的棉靴、棉裤,戴着帽子和围巾,手脚保暖到位;二是“动态保暖”,跳舞时持续运动,身体发热后会脱掉外套,跳完再及时穿上,避免着凉;三是“集体取暖”,大家围成圈跳舞,中间会点一个便携式小暖炉,既暖和又能烘托气氛;四是“缩短时长”,冬季晨练会从1小时缩短至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长时间受冻,社区也会在广场上铺设防滑垫,安装防风挡板,为“姑”们提供更安全舒适的环境。
Q2:阿尔山广场舞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或传统?
A2:除了日常的晨练晚练,阿尔山广场舞队有几个“保留节目”:一是“年度汇演”,每年国庆节前后,队员们会自编自演融合民族元素的舞蹈,在市文化活动中心汇报演出,还会邀请外地游客一同观看;二是“公益巡演”,定期组织队伍进社区、敬老院、边防部队,为特殊群体送去欢乐;三是“草原舞会”,夏季时会在城郊的草原上举办露天舞会,队员们穿上蒙古族盛装,学习熬奶茶、烤全羊,让游客和市民体验草原文化;四是“新老队员结对”,由跳得好的“老队员”手把手教新队员,既传承舞技,又增进感情,让队伍更有凝聚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姑”们的生活,也让广场舞成了阿尔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人群体广泛参与的健身活动,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广场、公园、社区空地蓬勃兴起,格格广场舞”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度成为许多地区的代表性团体,在欢快的音乐和整齐的舞步背后,这一现象也隐藏着...
广场舞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群众性运动,近年来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其中融入拉丁舞元素的“对跳恰恰”尤为突出,这种将传统广场舞的集体性与恰恰舞的热情奔放相结合的新形式,不仅丰富了广场舞的内容,更让参与者在...
清晨六点,城市还在沉睡,一场细雪已为天地披上银装,公园里的松枝挂满冰晶,像一串串透明的风铃;湖面结了薄冰,倒映着灰蓝色的天空,静谧得像一幅水墨画,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广场边缘的空地时,欢快的音乐...
广场舞教学基本步是掌握广场舞的核心基础,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舞者,都需要通过系统练习基本步来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和舞蹈表现力,基本步的练习不仅能让舞者快速适应不同曲风的节奏变化,还能为后续学习复杂...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喜爱的健身活动,近年来在内容创新和传播形式上不断升级,糖豆茉莉广场舞”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易学的特点,成为广场舞领域的热门IP,糖豆广场舞作为国内领先的广场舞内容平台,始终致力于为用...
清晨六点的社区广场,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王阿姨已经和十几位老姐妹站好了队形,随着《最炫民族风》的旋律响起,她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挥舞着彩色的扇子,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这样的场景,从城市到乡村,从清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