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广场舞 > 正文内容

雪梅丰满广场舞为何能成为广场舞中的佼佼者吸引这么多人呢?

在吉林市丰满区的街头巷尾,清晨与傍晚总能看到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舞者,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她们就是“雪梅丰满广场舞”团队,这支队伍以领舞“雪梅”为核心,不仅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更凝聚了社区居民的情感,成为中老年群体健身、社交、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从最初的三五人自发组织,到如今数百人的规模,“雪梅丰满广场舞”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新时代群众文化的蓬勃活力与社区治理的温情脉脉。

雪梅丰满广场舞

从“小圈子”到“大家庭”:雪梅与广场舞的缘起

雪梅本名李雪梅,是丰满区某企业的退休职工,今年62岁,年轻时她热爱文艺,是企业文艺队的骨干,擅长民族舞和秧歌舞,2015年退休后,她一时难以适应闲适的生活,常在小区附近的空地散步,发现不少和她一样的老年人要么“宅”在家,要么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大家退休了,身体需要锻炼,精神也需要寄托。”雪梅萌生了组织广场舞的想法,起初只是带着几位老邻居在小区广场跳简单的健身操,没想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加入。

最初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专业音响,就用旧手机放音乐;没有平整的场地,就在小区的水泥地上跳;动作不标准,雪梅就把自己年轻时学舞蹈的笔记翻出来,对着视频一点点琢磨,她坚持“零门槛”原则,无论年龄、性别、是否有基础,只要愿意来就欢迎,渐渐地,队伍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二三十人,再到后来社区提供了文化广场作为固定场地,配备了统一的音响设备,“雪梅广场舞”在丰满区渐渐有了名气,2019年,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队伍正式更名为“雪梅丰满广场舞”,并注册成为社区文艺团体,成员涵盖60岁至75岁的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占比超过80%,不少成员的子女甚至也跟着父母一起加入,形成了“祖孙三代共舞”的温馨场景。

特色鲜明:雪梅丰满广场舞的“三重魅力”

“雪梅丰满广场舞”之所以能吸引并留住这么多成员,源于其鲜明的特色,体现在音乐选择、动作编排和文化内涵三个维度,形成了独特的“三重魅力”。

(一)音乐:传统与流行的“混搭盛宴”

广场舞的灵魂在于音乐,雪梅团队在音乐选择上兼顾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情怀与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形成了“老歌新唱、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团队将东北民歌、红色经典、流行金曲、民族小调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既有《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这样的广场舞“神曲”,让舞者跟着节奏尽情摇摆;也有《茉莉花》《天涯歌女》等经典老歌,唤起老一辈的青春记忆;更有《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大花轿》等带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歌曲,让舞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雪梅会定期收集成员的意见,根据大家的喜好更新歌单,甚至还会将热门歌曲重新剪辑,调整节奏适配舞蹈动作,确保“老少皆宜,跳得尽兴”。

(二)动作:易学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之道”

针对广场舞参与者年龄偏大、体力有限的特点,雪梅在动作编排上始终坚持“简单易学、安全舒展”的原则,同时融入舞蹈元素,避免沦为单纯的“甩手踏步”,她将民族舞的基本步(如秧歌的“十字步”、蒙古舞的“硬肩”)、健身操的伸展动作、现代舞的节奏感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套“难度适中、韵味十足”的舞蹈。《吉祥中国年》的舞蹈中,既有秧歌的欢快扭动,又加入了健身操的手臂动作,简单易学却充满节日氛围;《映山红》则通过舒缓的步伐和手部延伸动作,表达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既有情感张力又不失优雅,雪梅还会根据季节和节日编排主题舞蹈:春天跳《春暖花开》,展现万物复苏的生机;夏天跳《荷塘月色》,传递清凉惬意;国庆节跳《我和我的祖国》,抒发爱国情怀,这些动作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让舞者在舞蹈中找到了艺术表达的乐趣。

雪梅丰满广场舞

(三)文化:从“健身”到“精神家园”的升华

随着队伍的壮大,“雪梅丰满广场舞”早已超越了“健身”的单一功能,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成员的精神家园,团队定期组织“邻里联欢会”“中秋茶话会”“春节慰问演出”等活动,不仅让舞者们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2021年,丰满区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雪梅团队编排的舞蹈《幸福中国一起走》获得一等奖,成员们穿着统一的红色演出服,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台下掌声雷动,不少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团队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定期到养老院慰问演出,为老人们送去欢乐;在社区疫情防控期间,自发组织“舞蹈队变身宣传队”,通过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宣传防疫知识,这些活动让成员们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也让广场舞成为连接个体与社区、传递正能量的纽带。

数据见证:雪梅丰满广场舞的“成长档案”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雪梅丰满广场舞”已成为丰满区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之一,以下表格从多个维度展现了其发展成果:

项目 2015年(初创期) 2020年(发展期) 2023年(成熟期)
核心成员人数 5人 50人 200人
活动场地 小区空地 社区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分站点3处
每周活动场次 3次(每次1小时) 7次(每次1.5小时) 14次(早晚各1次)
年均参与活动人次 约500人次 约5000人次 约15000人次
获得荣誉 区级“优秀文艺团队” 市级“十佳群众文化品牌”
公益活动场次 0次 5次/年 12次/年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队伍规模、活动频次还是社会影响力,“雪梅丰满广场舞”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团队下设“基础班”“提高班”“演出班”,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基础班面向零基础学员,教授简单动作;提高班注重舞蹈技巧和队形编排;演出班则承担各类比赛和公益演出任务,成员们在这里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找到了归属感,正如72岁的王阿姨所说:“以前退休后总觉得生活没意思,自从加入雪梅的队伍,每天都过得充实,认识了这么多朋友,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

未来展望:让广场舞“舞”出更多可能

面对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新需求,“雪梅丰满广场舞”也在不断探索创新,雪梅计划未来引入专业舞蹈老师进行指导,提升团队的整体舞蹈水平;尝试与短视频平台合作,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广场舞的魅力;她还打算开设“亲子舞蹈班”,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家庭参与,让广场舞成为代际沟通的桥梁,丰满区文化和旅游局也表示,将加大对“雪梅丰满广场舞”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场地、资金和培训资源,帮助其打造成“一区一品”的文化名片。

“只要大家还想跳,我就一直带着大家跳下去。”雪梅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在丰满区的广场上,这支由“雪梅”带领的舞蹈队,正用欢快的舞步诠释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也成为新时代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缩影。

雪梅丰满广场舞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零基础的中老年人可以加入雪梅丰满广场舞吗?需要准备什么?
解答:完全可以!“雪梅丰满广场舞”始终秉持“零门槛”原则,90%的成员都是零基础起步,团队设有专门的基础班,领舞雪梅和几位骨干成员会耐心分解动作,从最基本的步伐、手型开始教,直到学员完全掌握,新成员加入只需准备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和宽松的衣物,团队会统一提供音响设备,音乐和舞蹈动作也会定期更新,确保大家能轻松跟上节奏,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氛围非常友好,新人很快就能融入集体。

问题2:雪梅丰满广场舞除了跳舞,还有哪些活动?如何报名参加?
解答:除了日常的舞蹈训练,团队还会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季度联欢会(如春季踏青、中秋赏月、春节联欢)、主题演出(如社区文化节、公益慰问演出)、舞蹈交流比赛(与其他社区队伍切磋技艺)以及健康讲座(邀请医生讲解老年养生知识),报名方式非常简单:可直接前往丰满区文化广场(每日清晨6:00-7:30或傍晚18:30-20:00为活动时间)现场咨询,或通过社区居委会联系雪梅老师报名,目前团队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活动均为公益性质。

相关文章

2014广场舞比赛缘何成年度文化热点?

2014广场舞比赛缘何成年度文化热点?

2014年,广场舞作为中国群众文化活动的代表性形式,已深入城乡社区,成为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年,各地举办的广场舞比赛不仅是对这一文化现象的集中展示,更承载着规范活动、丰富生活、促进社...

唱春艺术融入广场舞,能激活怎样的文化新活力?

唱春艺术融入广场舞,能激活怎样的文化新活力?

在群众文化的大观园里,总有一些活动看似迥异,却同样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传承。“唱春”与“广场舞”,一个带着泥土芬芳的传统曲艺,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群体健身,看似跨越时空,却在传递情感、凝聚人...

广场舞为何舞上阿里山?背后有何独特魅力?

广场舞为何舞上阿里山?背后有何独特魅力?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喜爱的健身活动,近年来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丰富,各地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其更具地域特色。“阿里山广场舞”因融合台湾阿里山地区的高山族文化、自然意象与现代舞蹈元素,逐渐成为独具一格的健身文...

酒醉蝴蝶广场舞教学

酒醉蝴蝶广场舞教学

酒醉蝴蝶广场舞近年来在广场舞爱好者中广受欢迎,它融合了传统广场舞的节奏感与“酒醉”的柔美姿态、“蝴蝶”的轻盈灵动,动作舒展优美,音乐多选用节奏明快、旋律婉转的民谣或流行改编曲,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锻炼身心...

广场舞很有味道?这独特的味究竟从何而来?

广场舞很有味道?这独特的味究竟从何而来?

清晨六点的社区广场,露水还挂在月季花瓣上,张阿姨已经和她的舞伴们站好了队形,音乐响起,是首改编过的《最炫民族风》,她们的脚步踩着鼓点,手臂划出流畅的弧线,脸上的皱纹里都漾着笑——这大概就是广场舞的“味...

双人舞广场恰恰为何能成为广场新宠?

双人舞广场恰恰为何能成为广场新宠?

双人舞广场恰恰是近年来在广场舞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新兴健身社交活动,它将拉丁舞中恰恰舞的活泼节奏与双人配合的互动性融入广场舞的普及性场景,既保留了广场舞易学、参与门槛低的特点,又通过双人互动增加了趣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