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的书桌抽屉深处,躺着一台银灰色的MP3播放器,外壳边缘已经磨出了温润的哑光,侧面的按键上,“播放/暂停”的标识被指尖磨得有些模糊,只有开机时那声轻微的“叮咚”依旧清脆——这是属于“萱萱我的九寨MP3”的声音,也是她青春里最温柔的注脚。
这台MP3是萱萱14岁生日时,爸爸从县城的电子市场带回来的礼物,那年暑假,爸爸妈妈说要带她去“人间仙境”九寨沟,出发前爸爸神秘兮兮地递给她这个“小盒子”,说:“把九寨的声音都存进去,以后想家了就听听。”当时的萱萱还不懂,为什么非要用这种“老物件”而不是手机,直到她真正站在九寨沟的山水间,才明白爸爸的用意——没有拍照的咔嚓声,没有视频的杂音,只有最纯粹的风声、水声、歌声,和心跳声。
MP3的外貌普通得像个过时的“砖头”,正面是1.8英寸的小屏幕,分辨率不高,显示歌词时会有些许模糊,但正因如此,反而有种复古的温柔,背面贴着一张褪色的贴纸,是当年在九寨沟诺日朗瀑布旁的小摊买的,画着一颗蓝色的“海子”,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九寨的水,会唱歌”,机身左侧是Mini-USB接口,右侧是音量键和耳机孔,插上爸爸配的白色耳机,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剩下她和音乐了。
打开MP3的“音乐库”,里面没有当下流行的网络神曲,而是被萱萱分成了三个文件夹,像三个装满回忆的抽屉,第一个文件夹叫“山水之声”,里面是她在九寨沟录下的自然音效,五花海的水声》,时长3分27秒,开头是几声清脆的鸟鸣,接着是水流拍打石头的“哗啦”声,远处偶尔传来藏民的牦牛铃铛声,间或夹杂着爸爸小声的感叹:“你看,这水蓝得像打翻了染料吧?”还有《树正群海的晨雾》,录的是清晨五点的声音,雾气漫过海子时“沙沙”的轻响,阳光穿透树叶时的“簌簌”声,还有妈妈踩着露水的脚步声,细碎又安心,这些声音没有后期剪辑,甚至有些杂音,却比任何高清视频都让萱萱记得真切——她能从水流声中分辨出哪个是珍珠滩瀑布的“跳跃”,哪个是熊猫海瀑布的“温柔”,就像能从人群中一眼认出熟悉的人。
第二个文件夹叫“人间烟火”,装的是九寨沟的“声音名片”。《经幡下的祈福》是她在扎如寺旁录的,转经筒转动的“嗡嗡”声和藏民的诵经声混在一起,低沉又悠远;《藏家山歌》是一位阿妈在院子里唱的,歌词听不懂,但调子高亢又苍凉,像山风一样穿透云霄;《街边的糌粑香》则更有生活气,老板娘叫卖的声音、铁锅里糌粑翻炒的“滋滋”声、游客讨价还价的笑声,混在一起,比任何美食纪录片都让人垂涎欲滴,最特别的是《导游小李的讲解》,那个叫小李的导游声音洪亮,讲九寨沟的传说时绘声绘色,“相传九寨沟的仙女把镜子打碎在这里,就变成了这些海子……”萱萱当时觉得好笑,现在听却觉得亲切,仿佛还能看到阳光下小李比划的手势,和游客们恍然大悟的笑声。
第三个文件夹叫“我的日记”,是萱萱自己录下的“心里话”,有一段《2022年的雪》,她带着MP3在九寨沟看雪后的初雪,声音里带着鼻音:“爸爸,这里的雪好干净,像你给我买的棉花糖,妈妈,我考了全班第一,你说九寨的水会保佑我,我现在相信了。”还有一段《和朋友的告别》,是旅行结束前一天,她和同住一个民宿的四川小姑娘在院子里告别,小姑娘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下次来九寨,我带你吃我妈妈做的酥油茶!”萱萱笑着回应:“好,我带我的MP3,录你妈妈做的酥油茶声音!”这些录音断断续续,有时会突然沉默,有时能听到她吸鼻子的声音,却比任何文字日记都更鲜活——能听到她声音里的雀跃、不舍,还有青春期特有的、藏不住的真诚。
这台MP3的“配置”现在看来简直“寒酸”:内存只有2GB,最多存几百首歌,续航满打满算10小时,格式只支持MP3和WMA,连歌词同步都经常错位,但对萱萱来说,它比任何智能手机都“智能”,高三那年,她学习压力大到整夜失眠,就靠躲在被子里听《五花海的水声》,听着听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爸爸在旁边给她拍照片,妈妈在捡漂亮的石子,而她,赤着脚踩在冰水里,看水里的波纹一圈一圈荡开,后来她去外地上大学,MP3被她装在书包的侧袋里,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听,听着听着,就觉得九寨沟的风,吹到了千里之外的宿舍。
去年暑假,萱萱回了趟老家,带着新买的智能手机,想把MP3里的“声音”都备份下来,可当她插上数据线,打开那个熟悉的“音乐库”时,却突然犹豫了,那些杂音、那些不清晰的录音、那些被她标记为“未知艺术家”的文件,不正是九寨沟最真实的模样吗?如果删掉了杂音,还怎么还原爸爸那句“你看,这水蓝得像打翻了染料吧”?如果删掉了阿妈跑调的山歌,还怎么记住那个阳光刺眼的午后?她只备份了文件列表,却把MP3里的原封不动地留在了里面——就像她把九寨的记忆,原封不动地留在了心里。
这台“萱萱我的九寨MP3”已经很少被打开了,它静静地躺在抽屉深处,像一个沉睡的时光胶囊,但只要萱萱偶然听到“叮咚”的开机声,仿佛就能看到14岁的自己,站在诺日朗瀑布前,任水花溅在脸上,耳机里传来的是整个九寨沟的呼吸——那是爸爸的爱,妈妈的笑,和青春里最清澈的回响。
Q1:这台MP3用了这么多年,现在还能正常使用吗?有没有出现过故障?
A:虽然已经用了十几年,但这台MP3至今还能正常使用,只是电池续航比以前短了些,大概只能撑6-7小时,期间出现过两次故障:一次是大三时按键失灵,找学校附近的维修师傅换了颗微动开关,保留了原装外壳;另一次是去年传输文件时数据线接触不良,用酒精棉片清理接口后就好了,萱萱特意没换电池,觉得“旧电池的电量,就像旧时光的余额,慢慢用才够久”。
Q2:萱萱有没有想过把里面的内容分享给朋友?比如上传到音乐平台?
A:想过,但最终没做,她觉得“山水之声”里的风声水声,是带着九寨沟的温度和湿度的,只有用耳机贴着耳朵听,才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宁静;“人间烟火”里的藏家山歌、街市叫卖,有方言的烟火气,翻译成字幕就丢了味道;“我的日记”里的碎碎念,更是只属于她自己的青春密语,她觉得,有些声音,适合一个人慢慢听,就像有些回忆,只适合自己悄悄收藏。
《醉美天下》作为一首兼具民族韵味与现代流行元素的音乐作品,自推出以来便以其悠扬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和鲜明的节奏成为众多舞蹈爱好者的首选配乐,双人舞版本更是通过男女舞者的默契配合,将音乐中的“醉美”意境具...
冰糖葫芦,那串红彤彤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咬下去先是清脆的响,接着是酸甜的果肉在舌尖化开,是刻在几代人味蕾上的童年记忆,而沅陵,这座藏在湘西群山中的小城,有沅江穿城而过,有古老的码头,更有燕子洞里年年...
广场舞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健身范畴,成为中老年人社交娱乐、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而音乐,则是广场舞的灵魂,一首旋律动听、节奏明快的舞曲,能让舞者沉浸其中,释放活力,在众多广...
在城市广场的晨曦与暮色中,广场舞总能以最鲜活的生命力融入日常生活,而在众多广场舞曲目中,《在那东山顶上.mp3》以其独特的藏族风情与悠扬旋律,成为跨越年龄、地域的文化符号,让无数舞者在旋转与踏步间触摸...
丽萍广场舞作为国内中老年群体中极具影响力的广场舞教学品牌,始终以“简单易学、节奏欢快”为核心理念,其推出的《傻女人》mp3音频更是凭借独特的旋律设计和贴近生活的歌词内容,成为各地广场舞队的“爆款”选择...
“新年咿呀嘿”作为近年来备受欢迎的新年贺岁歌曲,以其欢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浓郁的节日氛围,成为许多人新年期间的“BGM”首选,不少用户希望下载其MP3版本,以便在离线状态下随时播放,无论是家庭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