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半,夕阳给社区广场的梧桐树镀了层金边,王阿姨握着李阿姨的手,随着《茉莉花》的旋律轻轻转圈,裙摆上的茉莉花布标随着动作颤动,像沾了露珠的花苞——这是“爱的茉莉广场舞”日常的剪影,这支成立于2018年的舞蹈队,用舞步串联起邻里情,用芬芳诠释着“爱”的多种模样。
“爱的茉莉”的诞生,源于社区一次偶然的“小摩擦”,2018年夏天,几位阿姨因广场舞音乐分贝问题争执不休,退休教师王淑兰提议:“不如我们一起编支舞,动作轻点,音乐柔点,让广场成为大家都能享受的地方。”这个想法像茉莉花种子,迅速在阿姨们心里生根,她们凑钱买了音响,跟着电视里的舞蹈教学视频比划,从“左右摆臂”到“踏步转身”,动作笨拙却认真,渐渐地,跳舞的人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20人,连曾因噪音投诉的张阿姨也加入进来——她说:“看到她们跳得那么开心,我反而觉得广场有了烟火气。”
这支舞蹈队的独特之处,在于“茉莉”与“爱”的深度融合,她们的舞蹈动作设计,处处藏着茉莉的影子:起手如茉莉含苞,指尖轻点仿佛触碰露珠;旋转时裙摆散开,像花瓣层层绽放;队形变化时,相邻队员手拉手,像茉莉藤蔓缠绕般紧密,音乐选择也讲究,既有改编自传统民歌《茉莉花》的轻快版,也有《爱的奉献》《人间第一情》等传递温情的歌曲,旋律一起,连路过的小朋友都会跟着哼唱。
“爱的茉莉”更像一个“大家庭”,队员年龄从60岁到85岁不等,最大的林奶奶85岁,患有轻度关节炎,却总说“跳舞比吃药管用”,为了让林奶奶跟上节奏,队员们特意把她的动作简化,放慢音乐速度;队员刘阿姨的女儿远嫁外地,每次视频时,她都会把手机举到舞蹈队前,让“姐妹们”跟女儿打招呼,屏幕里外满是笑声,她们还把“爱”延伸到社区:每月第一个周六,她们会到社区养老院表演,陪老人聊天;重阳节时,自编自演了《茉莉孝亲舞》,献给社区里的长辈。
这支队伍的影响力早已超出社区,她们的表演视频被邻居发到短视频平台,收获上万点赞,有网友评论“看到阿姨们笑,我一天的烦恼都没了”;甚至有其他社区的人专程来“取经”,王淑兰就毫无保留地分享编舞心得:“动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在舞蹈里找到归属感。”
项目 | |
---|---|
成立时间 | 2018年3月 |
核心成员 | 王淑兰(队长,退休教师)、张桂芬(编舞, former舞蹈演员)、林秀英(85岁,最年长者) |
舞蹈风格 | 融合古典舞身韵与广场舞活力,动作以“舒展如茉莉绽放”为核心理念 |
代表曲目 | 《茉莉花》(改编版)、《爱的奉献》、《茉莉邻里情》(原创) |
活动频率 | 三、五晚7:00-8:30,周六上午9:00-10:00社区公益教学 |
社会延伸 | 定期养老院慰问、社区公益演出、短视频平台分享正能量内容 |
“爱的茉莉广场舞”已成为社区的“文化名片”,当夜幕降临,广场上的音乐响起,阿姨们的身影在灯光下舞动,像一片永不凋零的茉莉花海,用最朴素的舞步,跳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邻里的温情,对岁月的感恩。
FAQs
问:为什么叫“爱的茉莉广场舞”?“茉莉”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答:茉莉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纯洁、坚韧与芬芳,就像我们对“爱”的理解——不张扬却温暖持久,团队成员大多是社区里的妈妈、奶奶,她们希望通过舞蹈传递“邻里爱、家庭爱、对生活的爱”,就像茉莉默默散发香气,让身边人感受到美好。
问:没有舞蹈基础可以加入“爱的茉莉广场舞”吗?需要准备什么?
答:当然可以!我们队伍里80%的成员最初都是“零基础”,编舞时会分解动作,放慢节奏,还会安排“一对一”帮扶,只需要穿舒适的运动鞋、宽松的衣服,带着一颗想跳舞、爱生活的心来就行,音乐响起时,跟着节奏动起来就好。
在清晨的公园、傍晚的广场,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姑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们就是吉美广场舞团队中最鲜活的力量——从豆蔻年华的少女到两鬓斑白的阿姨,“姑娘”这个称呼在她们身上,不仅是年龄的标签,...
清晨六点半,城市刚从睡梦中苏醒,社区的广场上已响起轻快的音乐,谢春燕站在队伍最前方,米白色的运动服衬得她精神矍铄,手臂划出流畅的弧线,脚步随节奏轻点,鬓角的银丝在阳光下闪着光,她是这个社区里公认的“广...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最喜爱的健身社交活动之一,早已从简单的“走路式”舞蹈发展为融合音乐、动作与社区文化的综合载体,近年来,一种名为“沙拉拉”的广场舞形式在各地悄然兴起,它以更活泼的节奏、更现代的编舞和...
清晨六点半,吉美社区的小广场已飘起悠扬的音乐,李阿姨握着扇子,脚步随着《最炫民族风》的节奏轻快挪动,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嘴角却扬着满足的弧度,她身旁是刚退休的张叔叔,原本沉默寡言的他,如今能和十几位老...
在城市的晨曦与暮色中,总有一群身影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他们用脚步丈量生活的温度,用笑容传递岁月的热情,而“美久广场舞”正是这活力图景中最温暖的一笔。“爱爱爱”不仅是团队最具代表性的口号,更是贯穿始终的...
草原的格格广场舞,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及周边地区兴起的一种融合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健身需求的特色广场舞形式,它以蒙古族舞蹈元素为核心,结合广场舞的普及性与互动性,成为连接城乡、传承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