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广场舞 > 正文内容

广场舞萱是谁?为何她的舞步能牵动人心?

tjadmin1周前 (09-21)关于广场舞26

清晨六点的社区广场,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梧桐树叶,音乐声便准时响起,领舞的萱姐站在队伍最前方,红色运动服在晨光里格外醒目,手臂舒展如云,脚步轻快似燕,她身后,几十位阿姨叔叔跟着节奏摆动,脸上带着笑意,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支由萱姐组建的“晨曦广场舞队”,如今已成为社区里一道流动的风景,而“广场舞萱”这个称呼,早已超越了名字本身,成了邻里间温暖、活力的代名词。

广场舞萱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萱与广场舞的不解之缘

今年62岁的萱姐,退休前是小学音乐老师,打小就爱唱歌跳舞的她,退休后突然闲下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前在学校带学生排练,一天到晚热热闹闹的,回家后对着四面墙,心里空落落的。”2018年春天,她在小区楼下看到几位阿姨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扭秧歌,脚步零散,动作也不统一,便忍不住上前指点:“手腕要转得圆一点,腰跟着音乐颤,才有那股子劲儿。”

这一指点,竟让她成了“临时老师”,第一天只有5个人跟着跳,第二天增加到8个,第三天,连平时不爱出门的张阿姨都拄着拐杖来看热闹。“萱老师,你教教我们呗,一个人跳没意思,大家一起才热闹。”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萱姐心里一动:何不组建个广场舞队?

说干就干,她自掏腰包买了便携式蓝牙音箱,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带一小时舞,从最简单的《小苹果》开始,她把动作拆解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耐心地一遍遍示范,动作慢的阿姨,她就单独拉着手教;记不住节奏的叔叔,她就用拍子打节拍,渐渐地,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六十多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有52岁。

“萱姐的舞好学,又好看,跟着她跳,身体越来越灵活,心情也好了。”72岁的李阿姨笑着说,以前有高血压,医生让她多运动,但她总觉得一个人锻炼没劲,现在跟着舞队,每天跳一小时,血压都稳定了,连感冒都少了。

超越舞蹈:广场舞里的“社区温度”

在萱姐看来,广场舞不只是跳跳操,更是连接邻里情感的纽带,她常说:“跳舞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个大家庭,谁家有困难,大家搭把手;谁心里不痛快,说出来大家一起劝劝。”

去年冬天,舞队里的王阿姨突然不来了,萱姐上门一问,才知道王阿姨老伴生病住院,她既要照顾老伴,又要忙家里的活,愁得整宿睡不着觉,萱姐立刻召集舞队成员商量:大家轮流去王阿姨家做饭、打扫卫生,还凑了2000块钱给她老伴买营养品,半个月后,王阿姨老伴出院了,她一回归舞队,就拉着萱姐的手说:“要不是你们,我差点被压垮了。”

广场舞萱

为了让舞队更有凝聚力,萱姐还组织了不少“花样活动”:春节时,大家一起排练《欢乐中国年》,到社区老年中心给老人们表演;中秋节,带着月饼和水果,去附近的敬老院教老人跳简单的手势舞;夏天傍晚,舞队就在小区广场办“纳凉舞会”,邀请居民们一起跳,连上夜班的年轻人下班后都会加入,跟着音乐扭两下,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以前邻里之间见面就点头,现在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隔壁端一碗;谁家孩子没人接,邻居顺手就帮着接了。”社区居委会主任说,“萱姐的舞队,不仅让老人们动了起来,更让整个社区活了起来。”

数据里的“萱力量”:一张表看懂广场舞的多元价值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广场舞对社区和个人的积极影响,我们整理了“晨曦广场舞队”近一年的活动数据,从参与度、健康效益、社区贡献三个维度,记录下“萱力量”的点点滴滴:

时间 活动名称 参与人数 主要成效
2023年3月 “三八妇女节”主题展演 65人 展示《中国美》《幸福中国一起走》等舞蹈,获社区“最佳风采奖”,增强女性成员自信
2023年6月 “邻里一家亲”联谊舞会 150人 邀请周边3个社区舞队参与,促进跨社区交流,解决邻里小纠纷5起
2023年9月 “重阳敬老”公益演出 45人 到街道养老院演出6场,服务老人200余人,被街道评为“年度公益团队”
2023年12月 “年度归纳表彰大会” 200人 包含舞技比拼、才艺展示,评选“进步之星”“活力之星”,成员平均出勤率达92%
2024年1月 “迎新春”健步走+广场舞 80人 结合户外运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带动20余名子女参与家庭健步走

从表中不难看出,广场舞早已超越了“锻炼身体”的单一功能,成为集社交、公益、文化于一体的社区活动载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萱姐的用心经营——她不仅教跳舞,更在“经营”一份社区里的温暖与热爱。

萱姐的“舞蹈哲学”:让每个人都能“跳”出精彩

“有人问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啥?我说啊,跳舞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有劲头。”萱姐常说,她见过太多老人退休后郁郁寡欢,而广场舞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家的生活。

为了让大家跳得开心,萱姐从不“一刀切”,她会根据成员的身体状况编舞:年纪大、腿脚不便的,就跳舒缓的太极舞;年轻一点、体力好的,就学节奏感强的健身舞;甚至还有专门为“零基础”成员准备的“入门班”,从最基本的站姿、手位开始教。“萱姐总说,‘只要你想跳,我就教你,不怕慢,就怕站。’”58岁的陈阿姨说,她以前性格内向,跟着舞队跳了半年,现在敢在众人面前唱歌了,整个人都开朗了许多。

广场舞萱

“广场舞萱”的名声越传越远,周边社区也有不少人来取经,萱姐从不藏私,把自己的教学笔记、编舞心得都分享出去,还帮其他社区组建舞队。“我一个人带得了一支队伍,带不了整个社区的热爱,要是大家都能通过跳舞找到快乐,那才是真本事。”

相关问答FAQs

Q1:没有舞蹈基础,能加入“广场舞萱”的队伍吗?需要准备什么?
A:完全可以!“广场舞萱”的队伍里大部分成员都是零基础起步,萱姐会从最基础的动作教起,比如步伐的节奏、手臂的摆幅,耐心分解每个动作,直到大家掌握,初学者只需准备一双舒适防滑的运动鞋、宽松透气的运动服,以及一颗愿意尝试的心,不用担心跟不上,队伍里会有“老队员”主动帮忙,氛围非常轻松,只要你想动起来,随时欢迎加入。

Q2:跳广场舞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群体。
A:老年人跳广场舞确实需要更注意安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在过硬的水泥地上长时间跳舞,最好在塑胶地面或草坪上;二是控制时间和强度,每天1-1.5小时为宜,避免过度疲劳;三是做好热身和拉伸,跳舞前活动开关节(如转脚腕、动膝盖),跳舞后放松肌肉,减少肌肉酸痛;四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动作,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成员,避免剧烈跳跃和快速旋转,感觉不适立即停止;五是选择节奏适中的音乐,避免过于激烈的音乐导致血压波动,萱姐会时刻关注成员的身体状况,遇到特殊情况会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确保大家安全“舞”起来。

相关文章

广场舞为何频添邻里愁?噪音场地冲突如何化解?

广场舞为何频添邻里愁?噪音场地冲突如何化解?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人群体重要的社交与健身方式,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迅速普及,成为城市街头巷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伴随着它的广泛流行,一系列“愁”也随之而来,不仅影响了社区和谐,更折射出公共资源分配、代际沟通、...

广场舞为何舞上阿里山?背后有何独特魅力?

广场舞为何舞上阿里山?背后有何独特魅力?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喜爱的健身活动,近年来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丰富,各地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其更具地域特色。“阿里山广场舞”因融合台湾阿里山地区的高山族文化、自然意象与现代舞蹈元素,逐渐成为独具一格的健身文...

对花广场舞分解动作

对花广场舞分解动作

对花广场舞是一种融合传统民间舞与现代健身元素的舞蹈形式,因其动作舒展优美、节奏明快、互动性强,深受中老年群体的喜爱,舞蹈以“花”为主题,通过模拟花开、花摆、花丛穿梭等意象,配合轻快的音乐,既能锻炼身体...

大学 广场舞

大学 广场舞

清晨六点半,当大多数大学生还在睡梦中,某高校操场上已响起《最炫民族风》的旋律——这不是退休阿姨们的专场,而是穿着运动服的年轻人正跟着领舞者跳广场舞,近年来,广场舞这股“银发浪潮”意外在大学校园掀起涟漪...

广场舞黄玫瑰广场舞

广场舞黄玫瑰广场舞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人群体中最普及的健身活动之一,以其简单易学、互动性强、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遍布城市社区的各个角落,在众多广场舞曲目中,《黄玫瑰》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共鸣,成为了一首广为流传的“爆款”舞...

亲爱的我为何在广场舞中找到生活光?

亲爱的我为何在广场舞中找到生活光?

清晨六点半,城市还浸在薄雾里,公园的广场已经热闹起来,张阿姨穿着亮红色的舞衣,跟着《最炫民族风》的节拍舒展手臂,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嘴角却一直扬着,她常跟人说:“别看我今年62,跳起舞来比年轻时还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