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陵山脉的褶皱里,藏着一个名叫“十三寨”的苗族村寨,青瓦木楼依山而建,梯田如链般缠绕山间,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寨子里便飘来芦笙的悠扬调子——那是幺妹带着姐妹们开始练舞的声音,幺妹是寨子里出了名的“热心肠”,本名杨阿妹,因在家中排行最小,又总爱笑,大家都喊她“幺妹”,十年前,她从广东打工回到寨子,看到村里的老人白天守着火塘发呆,孩子们放学后无处可去,便动了教大家跳广场舞的心思。
起初,老人们觉得“抛头露面”不体面,年轻人觉得“土气”,幺妹便先从自家姐妹开始,在自家院坝里放起凤凰传奇的歌,跟着电视里的动作比划,她把广场舞动作拆成“慢三步”“画圈圈”,还从苗族芦笙舞里借鉴了“摆手”“跺脚”的元素,舞步里带着山野的灵气,渐渐吸引了寨子里的男女老少。“清舞广场舞”早已成了十三寨的“黄昏符号”——每到傍晚,晒谷场上亮起太阳能灯,幺妹站在队伍最前面,蓝底白花的蜡染围裙随着舞步摆动,像一朵绽放在山间的木槿花。
“清舞广场舞”的特色,藏在“土”与“潮”的融合里,幺妹带着姐妹们把山歌编进舞曲:把《阿哥阿妹》的情歌改成节奏明快的健身调,把《敬酒歌》的旋律融入旋转动作,连寨子里老人唱的“栽秧歌”“打粮调”,都被她改编成了适合广场舞的版本,舞服也带着民族印记:年轻姑娘穿绣着蝴蝶妈妈图案的百褶裙,老人穿靛蓝布对襟衫,手腕上戴着银手镯,跳起来时银铃叮当,和着山风格外好听,去年县里举办“乡村文化风采大赛”,幺妹带着队跳了一支《梯云舞》,动作里有模仿锦鸡展翅的轻盈,也有再现农耕场景的质朴,一举拿下金奖,奖状现在还挂在村委办公室的墙上,成了寨子的“骄傲”。
广场舞不仅让寨子热闹起来,更成了连接情感的纽带,七十岁的吴阿婆以前有高血压,自从跟着跳舞,现在能一口气爬到寨子顶,逢人便说:“是幺妹的舞让我少吃了三片药!”在外读大学的小杨,寒暑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加入广场舞队,还用手机拍视频发到网上,配文“我们寨子的广场舞比城里的还野”,没想到有十多万点赞,引来不少游客专程来看“清舞”,现在寨子里开了三家农家乐,老板娘笑着说:“以前游客来了吃顿饭就走,现在看完广场舞非要住一晚,说这舞里有‘山里的魂’。”
为了让更多人跳得开心,幺妹还“因材施教”:教老人跳“养生舞”,动作缓慢,注重呼吸;教年轻人跳“流行舞”,把抖音上的热门动作改编成苗族风;连寨子里的娃娃,她也带着跳“小鸡啄米”“小兔蹦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次邻村来“取经”,幺妹毫不藏私,把动作要领、音乐剪辑方法都教给了他们,说:“独乐不如众乐,咱们寨子热闹了,周边村寨热闹了,这日子才更有滋味。”
清舞广场舞基本信息表 | 项目名称 | 内容 | | --| --| | 团队名称 | 清舞广场舞队 | | 成立时间 | 2014年3月 | | 创始人 | 杨阿妹(幺妹) | | 活动地点 | 十三寨晒谷场、村委广场 | | 活动时间 | 每日18:30-20:00(周末加场至21:00) | | 特色动作 | 融合苗族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芦笙舞元素,动作舒展,注重腰部与手臂的协调 | | 团队规模 | 固定成员52人(含8名男性),活动时超100人(含周边村寨爱好者) | | 主要荣誉 | 2022年县“乡村振兴·文化先锋”团队、2023年州广场舞大赛二等奖、2024年入选“省级乡村文化典型案例” |
十三寨的广场舞已经成了“活的文化遗产”,县文旅局的同志来调研时说:“你们把民族舞跳进了广场舞,把传统舞出了新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幺妹听了只是摆摆手,笑着说:“我就是想让寨子里的人开心,没想到跳着跳着,跳出了这么多名堂。”夕阳西下,寨子的炊烟与广场舞的笑声交织在一起,随着山风飘向远方——那里,有幺妹的舞步,有十三寨的故事,还有乡村最动人的烟火气。
FAQs
Q1:幺妹是怎么想到把民族舞蹈融入广场舞的?
A1:幺妹小时候跟着阿妈学过苗族芦笙舞,后来在城里打工时,看到广场舞队把流行歌曲改编得很有活力,就想“把老祖宗的舞跳出新花样”,她特意请教寨子里的老艺人,把芦笙舞的“踩步”、摆手舞的“回旋”简化成适合大众的动作,再配上大家熟悉的山歌调子,没想到一跳就爱上了,现在她的舞步里既有民族韵味,又有现代节奏,连外村的人都来学,说“这才是咱们自己的广场舞”。
Q2:清舞广场舞对十三寨的年轻人回来发展有帮助吗?
A2:帮助非常大!以前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觉得寨子“太安静、没前途”,现在广场舞成了寨子的“文化名片”,县文旅局还带着旅游团来观看,寨子里开了农家乐、民宿,年轻人回来帮着做电商、卖蜡染,说“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陪爹妈跳广场舞”,比如寨子里的“95后”小杨,大学毕业后回来开了个短视频账号,专门拍幺妹教舞、姐妹们练舞的视频,现在有上万粉丝,还带动了周边村寨的文旅发展,成了寨子的“网红宣传员”。
傍晚的广场总先热闹起来,夕阳把地砖烤得温吞,音响里飘出《最炫民族风》的前奏,三三两两的姑娘已经聚拢成圈,领头的是穿玫红运动服的吉美,她扎着高马尾,手臂一抬一落间像指挥家,领着大家踩点、转圈,裙摆扬起时...
广场舞,这项被誉为“中国式全民健身”的活动,早已从城市公园蔓延至乡村田野,甚至在海拔三千米的九寨沟,也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力,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九寨沟的薄雾,沟口居民区的广场上便响起了悠扬的音乐——藏...
傍晚六点半,城市的光线渐渐温柔下来,街心公园的广场上却开始热闹起来,夕阳把香樟树的影子拉得老长,一群穿着彩色练功服的阿姨已经站好了队形,音响里飘出的前奏像一阵风,瞬间卷走了广场上的疲惫——那是《酒醉的...
清晨六点的社区广场,当第一缕阳光掠过香樟树梢,音乐声便如潮水般漫开——不是喧嚣的打扰,而是充满活力的序曲,广场上,几十位阿姨穿着统一亮眼的服装,红绸翻飞如流动的霞光,扇子开合似绽放的花朵,踏着《最炫民...
北风卷地,雪花簌簌落下时,城市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唯有广场上空飘荡的旋律,让寒冷的冬夜有了温度,退休教师李阿姨踩着《最炫民族风》的节拍,红绸扇在空中划出弧线,雪花落在她的发梢、肩头,转瞬又随着舞...
广场舞微信摇,是基于微信“摇一摇”功能衍生出的广场舞爱好者专属社交与活动组织模式,它将线下的广场舞活动与微信的社交属性深度结合,通过简单的“摇动”动作,实现舞友间的快速连接、舞曲共享、活动报名及社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