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广场舞 > 正文内容

2017广场舞热潮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tjadmin1周前 (09-20)关于广场舞32

2017年,广场舞作为中国最具大众参与度的全民健身活动之一,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态势,据《中国广场舞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2017)》显示,当年全国广场舞参与者已突破1亿人,其中50-65岁中老年群体占比62%,但25-35岁年轻参与者比例较2015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8%,呈现出“全龄化”趋势,这一现象背后,是广场舞从单纯的健身活动,逐渐演变为融合社区治理、文化表达与社会参与的综合载体,但也伴随着噪音扰民、场地争夺等争议,成为观察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样本。

广场舞2017

从社会影响来看,2017年的广场舞在促进中老年人健康、构建社区社交网络方面作用显著,清晨与傍晚的城市公园、小区空地,随处可见随着《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节奏起舞的人群,这不仅成为许多中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通过集体活动缓解了孤独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部分地区的广场舞队伍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例如成都“夕阳红”广场舞队定期组织公益义演,为山区儿童筹集善款;北京“大妈广场舞团”在社区垃圾分类宣传中编排主题舞蹈,将环保理念融入艺术表达,这种“健身+公益”的模式,让广场舞的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拓展。

伴随普及而来的矛盾也日益凸显,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广场舞相关投诉达2.3万起,其中噪音扰民占比68%,场地争夺占比24%,典型事件如杭州某小区居民因长期被广场舞噪音困扰,在音箱上泼漆抗议;武汉某公园因广场舞队伍占用篮球场,引发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肢体冲突,这些争议背后,是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不同群体需求差异的深层次矛盾——中老年人需要社交与健身空间,年轻人需要安静的休息环境,而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未能及时回应这种多元化需求。

为引导广场舞健康发展,2017年8月,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建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四不得”原则:不得在居民区周边公共场所开展产生噪音污染的广场舞活动;不得占用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及消防通道;不得影响周边单位、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不得开展封建迷信、低俗愚昧及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活动,推广“广场舞活动点备案制”,要求各地建立社区、广场舞团队、公安、环保等多方协调机制,通过划定活动时段、设置隔音屏障、使用无线耳机等“无声广场舞”设备,平衡各方需求,政策出台后,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立了广场舞活动点备案制度,北京、上海等地试点“智慧广场舞”系统,通过分贝监测设备实时控制噪音,取得良好效果。

广场舞2017

在文化层面,2017年的广场舞呈现出“去低俗化”与“艺术化”趋势,过去被诟病的“神曲”霸占现象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元化的音乐选择,如红色经典《我和我的祖国》、戏曲选段《梨花颂》甚至英文流行歌曲《Despacito》都被改编为广场舞曲目,动作编排也从简单的重复踏步,融入了民族舞、现代舞元素,全国“百城千村”广场舞大赛吸引了超过5000支队伍参与,丝路花雨》《茉莉花》等具有文化内涵的舞蹈作品获得好评,部分高校还开设“广场舞文化研究”课程,将其视为民俗学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推动其从“草根活动”向“文化现象”的转型。

2017年广场舞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公共空间需求升级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重命题,它既是数亿中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主动追求,也是城市治理需要精细化的考题,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广场舞的未来,或许正在于找到不同群体间的“美美与共”,让舞步与城市生活和谐共鸣。

相关问答FAQs

Q1:2017年针对广场舞噪音问题有哪些具体解决措施?
A1:2017年政策层面主要采取“源头管控+技术辅助+社区协调”三措并举,源头管控上,明确要求广场舞活动不得在居民区周边公共场所开展产生噪音污染的活动,每日6时至8时、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开展;技术辅助上,推广使用“无线耳机广场舞”,通过蓝牙设备实现声音内收,避免外放噪音,北京、广州等地试点分贝监测仪,实时监控并超标自动报警;社区协调上,建立“广场舞团队-物业-居民”三方协商机制,通过错峰使用场地(如上午7-9点为老年群体,傍晚6-8点为年轻群体)、划定固定活动区域、加装隔音屏障等方式,平衡健身需求与安静环境。

广场舞2017

Q2:广场舞在2017年如何吸引年轻群体参与?
A2:2017年广场舞的年轻化主要通过“内容创新+形式革新+社交属性”实现,内容上,音乐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神曲,而是融入流行、嘻哈、电子等元素,如《江南Style》《PPAP》等神曲被改编为快节奏广场舞,吸引年轻人模仿;形式上,出现“夜光广场舞”“主题广场舞”(如动漫、国风主题),动作编排加入街舞、瑜伽等元素,更具时尚感;社交属性上,部分社区通过线上社群(如微信群)组织“广场舞打卡”,年轻人可录制舞蹈视频参与挑战,甚至形成“广场舞网红”,如抖音上“广场舞小天才”账号凭借创意编排收获百万粉丝,推动广场舞从线下健身转变为线上社交新潮流。

相关文章

美多多广场舞有何魅力,为何能成为广场舞新宠?

美多多广场舞有何魅力,为何能成为广场舞新宠?

广场舞作为一项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城乡广泛普及,它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促进邻里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在众多广场舞团队中,“美多多”团队凭借其独特...

广场舞 离别草原

广场舞 离别草原

清晨六点半,城市中心的广场已铺开一片流动的色彩,音响里飘着《套马杆》的旋律,七十岁的萨仁阿姨站在队伍前排,手臂划出弧线时,指尖仿佛还带着草原的风,她转身的幅度比其他舞友更大,裙摆扬起的弧度里,藏着呼伦...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拥军广场舞,为何能成为军民连心的纽带?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拥军广场舞,为何能成为军民连心的纽带?

在新时代拥军优属工作的实践中,群众文化活动正成为连接军民情感的重要纽带,广场舞凭借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灵活的组织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从单纯的健身娱乐活动,转变为拥军工作的创新载体,让“拥军”从口号...

2017年最新广场舞有哪些创新动作和流行风格呢?

2017年最新广场舞有哪些创新动作和流行风格呢?

2017年,广场舞作为覆盖全国城乡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在音乐风格、舞蹈动作及参与群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新”特征,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广场舞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秧歌、健身操模式,而是融合流行元素、地域特色与...

傻傻傻傻的爱广场舞

傻傻傻傻的爱广场舞

清晨六点的社区广场,音乐声还没响透晨雾,一群穿红戴绿的身影已经三三两两聚拢,张阿姨正对着手机里的教学视频比划“小苹果”的步子,脚下一拌差点崴脚,却笑得像个考了满分的孩子:“哎呀,这新动作有点难,得练‘...

为何广场舞偏爱纤夫的爱?反差节奏有何魅力?

为何广场舞偏爱纤夫的爱?反差节奏有何魅力?

清晨六点的城市广场,阳光刚穿透薄雾,几十位身着彩色运动服的大妈已经排好队形,随着音响里传来的“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她们的手臂轻轻摆动,脚步跟着节奏挪移,脸上带着笑意,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