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林州,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花桥流水畔已响起熟悉的旋律,青石板铺就的小径旁,垂柳的枝条轻拂过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与远处太行山朦胧的轮廓相映成趣,几位身着彩色练功服的阿姨正踏着节奏舒展身体,手腕翻转间像极了桥下流水蜿蜒的姿态——这是林州“芳心广场舞”队每日的晨景,而她们脚下的音乐,正来自一部小小的mp3播放器。
林州这座太行山脚下的城市,因红旗渠精神而闻名,却也藏着最鲜活的烟火气,花桥流水是林州老城区的一处所在,并非什么名胜古迹,却因“桥”与“水”的自然韵致,成了周边居民最爱的休憩地,小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三孔石拱桥,桥栏上刻着简单的莲花纹样,桥下的水引自漳南渠,清澈见底,夏天常有孩子蹲在桥边摸鱼捉虾,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桥边空地被修整成小广场,铺上防滑地胶,装上路灯,渐渐地,这里成了广场舞的“天然舞台”。
“芳心广场舞”队的名字,是队员们一起取的。“芳”是“芳华”,也是“芬芳”,寓意不管年纪多大,都要活得有滋有味;“心”是“同心”,更是“初心”,指邻里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队伍成立于五年前,最初只有七八个阿姨,如今已发展到五六十人,从二十多岁的年轻妈妈到六十五岁的退休教师,各个年龄段都有,领队王姐今年五十八岁,是林州某纺织厂的退休职工,她说:“那时候孩子们都成家了,我一个人在家闷得慌,就想着来广场上跟着音乐动动,没想到人越来越多,就成了现在的队伍。”
花桥流水的“舞台”虽简陋,却自有它的魅力,没有专业的音响设备,队员们集资买了一个便携式蓝牙音箱,平时就放在桥边的石凳上;没有华丽的灯光,晨练时是天边的鱼肚白,傍晚是夕阳染红的晚霞,夜晚是头顶的路灯和手机屏幕的微光,但正是这份“原生态”,让广场舞多了一份贴近生活的温度。
每天清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芳心广场舞队的“铁杆队员”就已经到了,她们会提前把mp3播放器连上音箱,按下播放键——里面存着的,是队员们一起攒了五年的“独家歌单”,这支歌单里,既有《最炫民族风》《小苹果》这类传唱度高的广场舞“神曲”,也有林州本地的豫剧选段,花木兰》中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甚至还有队员们自己改编的“红旗渠版”歌词:“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音乐一起,阿姨们便排好队形,跟着节奏踏步、转身、摆臂,动作不算专业,却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傍晚六点,才是芳心广场舞队最热闹的时候,下班回家的年轻人、接孩子放学的家长、饭后散步的老人,都会被桥边的音乐吸引,驻足观看,这时候的歌单会更“年轻化”一些,《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星辰大海》这些流行歌也会被改编成广场舞版本,王姐说:“现在的年轻人也爱跳,我们队伍里有几个‘90后’,她们会教我们跳新动作,我们也会教她们跳交谊舞,互相学习,热闹得很。”
说到音乐,就不得不提mp3播放器在芳心广场舞队里的“功臣”地位,五年前,队伍刚成立时,大家用的是磁带录音机,不仅笨重,还容易卡带,后来有了CD机,又得带着光盘,一不小心就会刮花,直到2018年,张阿姨的女儿给她买了一个4G的mp3播放器,事情才有了转机。“那个mp3只有火柴盒大小,却能存上千首歌,充一次电能用好几天,声音还清晰。”张阿姨说,她把家里的老歌、新歌都存进去,拿到广场上一放,大家都觉得方便,于是纷纷开始用mp3。
芳心广场舞队的每个队员几乎都有一个mp3播放器,里面存着共同的歌单,也存着各自的“私房歌”,有人喜欢听红歌,觉得有劲;有人喜欢听轻音乐,觉得放松;还有人喜欢听林州本地的坠子书,觉得亲切,队员们还会互相“分享”歌单——用数据线连上电脑,把新歌拖进去,或者用蓝牙传给对方,王姐的手机里,就存着一个“芳心广场舞专用歌单”,里面有128首歌,总时长超过4个小时,“足够我们从跳到天黑。”
除了mp3播放器,队员们还学会了用手机剪辑音乐。“有时候我们喜欢的歌太长,或者前奏太长,就得自己剪。”队里的“技术担当”李阿姨今年六十二岁,退休前是林州一中的语文老师,现在却成了“音乐剪辑师”。“我用手机里的剪映软件,把歌的前奏、间奏、尾剪掉,只保留跳舞的部分,再调整一下节奏,就能用了。”李阿姨说,她现在平均每周要剪两三首歌,队员们都说她剪的“比专业DJ做得还好”。
花桥流水的广场舞,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连接了人心,以前,邻里之间见面最多就是点头打招呼,因为一起跳舞,大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谁家做了好吃的,会带来给大家尝尝;谁家有烦心事,大家会一起帮忙出主意;谁生病了,其他队员会轮流去探望,去年,队员陈阿姨的老伴生病住院,其他队员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去陪护,帮她做饭、带孩子,让陈阿姨感动得直掉眼泪。“这哪里是跳舞队伍,分明就是一个大家庭。”陈阿姨说。
广场舞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桥边的小卖部,因为卖矿泉水、毛巾、mp3配件,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卖广场舞服装的阿姨,每周都会来桥边摆摊,阿姨们买衣服、买鞋子,每次都能消费好几百块;甚至还有年轻人,看到这里的热闹,开了一家“网红奶茶店”,专门来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成了他的“常客”。
花桥流水的芳心广场舞,已经成了林州的一道“风景线”,有游客专门来这里拍照,说“这里的阿姨们跳得比专业演员还有活力”;有媒体来采访,报道“林州老人的幸福生活”;甚至还有外地的广场舞队伍,专程来“取经”,学习她们的“歌单管理”和“邻里相处之道”。
夕阳西下,花桥流水的水面泛着金色的光芒,芳心广场舞队的音乐渐渐停了下来,阿姨们收拾好东西,互相道别,约好明天再见,王姐看着远处的太行山,笑着说:“以前我们觉得,红旗渠精神是年轻人干的活,现在才明白,乐观、坚持、团结,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跳广场舞是这样,过日子也是这样。”
而那部小小的mp3播放器,依旧静静地躺在石凳上,里面存着的,是阿姨们的欢声笑语,是林州的烟火人间,是平凡日子里,最动人的“芳心”。
曲目名称 | 风格类型 | 时长 | 备注 |
---|---|---|---|
《最炫民族风》 | 广场舞神曲 | 4:12 | 队伍“开场必跳”曲目 |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 豫剧选段 | 3:45 | 改编自《花木兰》,融入红旗渠元素 |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 流行舞曲 | 5:30 | 年轻队员“最爱”曲目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红歌 | 2:58 | 晨练“固定收尾”曲目 |
《林州美》 | 本地原创 | 3:20 | 队员集体作词,赞美家乡 |
获取方式 | 推荐平台/工具 | 注意事项 |
---|---|---|
手机APP下载 | 酷狗音乐、QQ音乐 | 搜索“广场舞专用版”,筛选音质无损 |
队员间共享 | 蓝牙传输、微信群文件 | 提前标注歌名、节奏类型,避免混淆 |
本地音乐店拷贝 | 林州文化宫音像店 | 可定制歌单,需提前一天预约 |
网络资源整理 | 抖音、小红书 | 搜索“林州广场舞音乐”,找创作者分享 |
问:如何下载花桥流水芳心广场舞队的专属mp3歌单?
答:目前芳心广场舞队的歌单暂未公开上传至音乐平台,但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1. 加入林州“花桥流水广场舞爱好者”微信群(可到现场扫码加入),群内会定期共享歌单文件;2. 每周五傍晚6点-8点,到花桥流水广场找领队王姐,可拷贝当周更新的歌单(建议自带8G以上U盘);3. 关注林州本地公众号“林州民生”,每月会推送“芳心广场舞热门曲目”,附下载链接。
问:芳心广场舞的舞蹈动作适合哪些人群学习?有没有基础要求?
答:芳心广场舞队的舞蹈动作设计以“简单易学、强度适中”为原则,适合8-65岁所有人群,无基础要求,1. 年轻人:可学习流行舞曲版本的动作,节奏明快,适合锻炼协调性;2. 中老年人:可选择豫剧、红歌版本的动作,动作幅度小,注重呼吸和姿态调整;3. 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可提前告知领队,会指导“简化版”动作,确保安全,每周日上午9点,队伍会开设“新手教学课”,免费开放,欢迎现场学习。
在当下中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的背景下,“三世因果广场舞MP3”作为一种融合传统宗教思想与现代娱乐形式的文化产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这类音频通常以广场舞音乐为载体,将佛教“三世因果”(过去世、现...
腰鼓舞,作为中国陕北黄土高原上绽放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早已从田间地头的欢庆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传递中国精神、展现民族活力的文化符号,当铿锵的鼓点遇上数字时代的便捷载体,“腰鼓舞中国范儿MP3”不仅是一段...
《阿尔山的姑娘》是一首充满蒙古族风情的经典歌曲,由乌兰托娅演唱,自2009年发行以来,以其悠扬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草原气息,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歌曲描绘了阿尔山地区自然风光的壮美与当地姑娘的纯朴善...
佳木斯快乐舞步作为一种起源于黑龙江佳木斯的群众性健身操,近年来凭借其简单易学、节奏明快、动作舒展的特点,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中老年人群体日常健身的首选,这种健身操通常配合动感音乐,通过行走、摆臂、踢腿等...
在传统节日与喜庆场合中,音乐始终是传递祝福、营造氛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一首融合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旋律的音频作品《福门开来好运来》MP3版本,凭借其朗朗上口的曲调、积极向上的歌词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逐...
在无数个安静的午后或喧嚣的街角,当熟悉的旋律轻轻响起,总有一段时光被瞬间拉回那个充满咖啡香与青春故事的年代,1987年,台湾歌手千百惠发行了经典歌曲《走过咖啡屋》,这首歌以温柔的曲调、细腻的歌词,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