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广场舞 > 正文内容

官村广场舞为何能成为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新亮点?

官村的傍晚,总在夕阳余晖染红村口老槐树时热闹起来,文化广场上,几十位村民随着音乐舒展身体,红扇子翻飞,脚步轻快,欢声笑语随着晚风飘向村里的每个角落——这就是官村广场舞,一个从田间地头生长出来的乡村文化符号,不仅跳出了村民的健康,更跳出了乡村振兴里的烟火气与凝聚力。

官村广场舞

从“自娱自乐”到“全村盛宴”:官村广场舞的诞生与演变

官村的广场舞并非“外来文化”,而是村民自发“攒”出来的,2015年前后,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中老年人成了村里的“主力军”,农闲时,大家除了串门聊天,就是蹲在墙根晒太阳,日子过得单调,村里的文艺骨干王桂芬阿姨回忆:“那时候总琢磨着,得找个让大家能凑到一块儿的事儿,跳广场舞成本低、门槛低,跟着音乐动就行,就试着在村部门口的空地上跳了几次。”

最初只有七八个人跟着收音机里的音乐瞎比划,没想到路过的人越围越多,有人跟着学,有人从家里搬来小音箱,甚至有人主动清理场地、拉电线,慢慢地,参与的人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从傍晚跳到天黑,从夏天跳到冬天,2018年,村委会看大家热情高,干脆把村西头的闲置空地改造成文化广场,铺了水泥地,装了太阳能路灯,还买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官村广场舞终于有了“专属舞台”。

官村广场舞已发展成“老中青幼”共同参与的“全村活动”,每天傍晚6点,村里的广播准时响起,孩子们放学后背着书包来广场跑跳,年轻人下班后加入队伍,中老年人则是“主力军”,连70多岁的李大爷都拿着扇子跟着比划,从最初的《最炫民族风》到现在的《早安隆回》,舞种从单一的广场舞秧歌,融入了交谊舞、健身操甚至当地民间舞蹈“跑驴舞”,音乐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完全跟着村民的喜好来。

官村广场舞:不止是“跳舞”,更是乡村生活的“粘合剂”

在官村,广场舞早已超越了“锻炼身体”的单一功能,成了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场”和“精神家园”。

它是健康的“加油站”。 村医张建国说:“以前村里高血压、糖尿病的不少,自从跳广场舞后,来量血压的老人少了,精神头足多了。”62岁的刘阿姨患关节炎多年,以前走几步路就疼,跟着跳了半年广场舞,现在能连续跳半小时,“以前总觉得老了就是‘等死’,现在每天出一身汗,浑身都舒坦。”据他观察,村里常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感冒发病率比不跳的低一半,血压血糖也更容易控制。

官村广场舞

它是邻里关系的“润滑剂”。 官村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以前难免有家长里短的矛盾,现在有了广场舞,矛盾反而少了。“以前两家因为地边吵架,现在跳舞时你帮我扇扇子,我给你递瓶水,气早消了。”王桂芬阿姨笑着说,广场舞让大家从“各忙各的”变成“一起玩”,谁家有红白喜事,跳舞的队伍还会主动去帮忙,邻里关系比以前亲多了。

更关键的是,它成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台”。 村里特意把当地的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广场舞,比如在《小苹果》的节奏里加入“跑驴舞”的扭胯动作,在《好运来》的鼓点里模仿农具收割的姿势,65岁的陈大爷年轻时是村里的“民间艺人”,现在主动教年轻人跳“霸王鞭”:“以前这些老手艺没人学,现在借着广场舞传下去,娃娃们也爱学。”广场舞还成了村里的“宣传阵地”,村委会通过广播在跳舞间隙讲政策、说农事,村民边跳边听,既锻炼了身体,又了解了村里的新鲜事。

从“自娱自乐”到“规范发展”:官村广场舞的“成长烦恼”与破局之道

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官村广场舞也遇到了不少“成长的烦恼”。

最突出的是场地和时间冲突。 广场就那么大,晚上6点到8点是“黄金时间”,两支队伍“抢场地”是常事,年轻村民李梅说:“我们下班晚,想跳会儿舞,大妈们早就占了地方,总不能让人家走吧?”噪音问题也曾让村民和村里小学起过争执:“学校离广场不远,孩子们上课,我们音响开大了怕影响孩子,开小了又听不见。”

面对这些问题,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广场舞管理小组”,由村民代表、跳舞队长、学校老师共同商议解决方案。时间上,把队伍分成两拨:6点到7点是“老年队”,跳节奏慢的秧歌、健身操;7点到8点是“青年队”,跳节奏快的交谊舞、流行舞,错峰使用场地。噪音上,统一采购了低音蓝牙音箱,把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相当于正常交谈的声音),还和学校协商,傍晚6点前学生放学,避开跳舞高峰。

官村广场舞

资金问题也曾是难题,买音响、做服装、请老师指导,都需要钱,管理小组想了个“众筹”的办法:村里补贴一部分,参与者每人每年交20元会费,剩下的通过“广场舞义演”赚——逢年过节去镇上、县里表演,收入全部充作活动经费,去年,他们用义演的钱给队伍买了统一的红色T恤,跳舞时特别精神。

为了让广场舞更“专业”,村里还邀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来指导,教大家编排动作、队形,甚至组织了“官村广场舞大赛”,和邻村PK,去年,官村广场舞队在全县乡村文化汇演中拿了二等奖,村民们别提多自豪了:“以前总觉得咱农村人跳不出啥名堂,现在也能上台领奖了!”

相关问答FAQs

Q1:官村广场舞有年龄限制吗?老人能参与吗?
A:没有年龄限制!官村广场舞从一开始就是“全民参与”,从6岁的小孩到70多岁的老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老年人可以跳节奏慢的秧歌、健身操,动作简单易学;年轻人喜欢跳交谊舞、流行舞,活力满满,村里还特意为老人准备了“慢速班”,由王桂芬阿姨带着从基础动作开始学,确保大家跳得安全又开心。

Q2:广场舞音乐声音大,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吗?村里怎么解决?
A:确实曾出现过噪音问题,但现在通过“错峰使用场地+控制音量”已经解决,一是时间上,老年队6点到7点、青年队7点到8点,避免长时间占用场地;二是设备上,统一使用低音蓝牙音箱,音量严格控制在60分贝以下(相当于正常交谈声),且广场远离居民区,不会影响大家休息;三是管理小组每天巡逻,发现音量过大及时提醒,现在村民和学校都很满意,再没因为噪音起过争执。

相关文章

最爱的人跳广场舞,藏着什么秘密?

最爱的人跳广场舞,藏着什么秘密?

清晨六点,城市广场的梧桐叶还挂着露珠,音响里流淌出的《最炫民族风》已搅醒了沉睡的街巷,阿姨们穿着鲜艳的舞衣,踩着鼓点旋转,叔叔们或站在人群外跟着哼唱,或被老伴拽进队伍里笨拙地比划,在这片喧闹的舞池里,...

广场舞与唱春结合,是民俗传承还是新形式创新?

广场舞与唱春结合,是民俗传承还是新形式创新?

清晨的阳光刚洒向社区广场,节奏明快的音乐便响起,阿姨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舞动,这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群众文化图景——广场舞,而在江南水乡的巷弄深处,一种更古老的艺术正悄然融入这热闹的景象:唱春,这项流传千年...

春英广场舞最新舞啥样?学起来难不难?

春英广场舞最新舞啥样?学起来难不难?

春英广场舞作为近年来深受大众喜爱的健身舞蹈形式,始终以“易学、好看、有趣”为核心理念,不断推出融合时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新舞步,2024年以来,春英团队结合当下流行趋势与大众健身需求,推出了多套最新广场...

雪花纷飞时,广场舞为何成为雪地里最动人的风景?

雪花纷飞时,广场舞为何成为雪地里最动人的风景?

北风卷地,雪花簌簌落下时,城市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唯有广场上空飘荡的旋律,让寒冷的冬夜有了温度,退休教师李阿姨踩着《最炫民族风》的节拍,红绸扇在空中划出弧线,雪花落在她的发梢、肩头,转瞬又随着舞...

吉美广场舞情

吉美广场舞情

清晨六点半,吉美社区的小广场已飘起悠扬的音乐,李阿姨握着扇子,脚步随着《最炫民族风》的节奏轻快挪动,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嘴角却扬着满足的弧度,她身旁是刚退休的张叔叔,原本沉默寡言的他,如今能和十几位老...

dj情歌广场舞

dj情歌广场舞

广场舞作为中老年群体主要的健身娱乐方式,近年来在音乐风格和动作形式上不断迭代,DJ情歌广场舞”凭借强劲节奏与流行情歌的融合,迅速从社区小广场蔓延至短视频平台,成为跨越年龄层的全民潮流,这种新形式的广场...